你捐的旧衣服,成了非洲人的时尚风向标?
时间:2021-01-14 04:37:42 | 作者:娱乐前沿网 | 点击: 199 次
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张图时,我有些震惊,这家幼儿园到底是有多厉害,都已经把国际分部开到非洲了吗,而我竟然没听过?
不仅是幼儿园,还有中学,蚌埠市示范中学、成都七中......无论你听过没听过,他们的校服全都穿在了黑人小哥哥的身上。
而他们长大后,将成为“社会主义接班人”。
"改革春风吹满地,中国人民真争气~“
身穿喜迎十八大的喜庆红T恤,嗯,瞬间有内味儿了。
而“中国”两个大字,也诠释着他的拳拳“爱国之心”。
再一不留神,你会恍惚间觉得,到非洲也能下单“饿了么”;
也有人并不想送外卖,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......
而这些,都还只是凤毛麟角。
事实上,当你走进非洲街头,不论肯尼亚、尼日利亚还是坦桑尼亚,都能随处可见中国的二手T恤。
这些衣服,可能来自于你家楼下的旧衣回收箱,可能是你2块钱一件卖给走街串巷小贩的旧衣服。
就在大约二三十年前,非洲人民还只能硬着头皮,用为数不多的钱,买当地生产的“昂贵”衣服。
直到中国花字的出现,当一串串神秘的中文印记踏上非洲这片热土,从此非洲人民开始走上了时尚之路。把中国花字视作潮流代表,沉迷其中不能自拔。
穿上中国衣服的非洲小伙,分分钟“帅呆了,酷毙了,简直无法比喻了。”
为什么非洲人这么热衷这些旧衣服?
三个词可以概括:便宜、方便、耐穿。
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,其实在非洲的54个国家中,有46个国家的独立历史未超过60年。所以对于他们来说,经济和社会文化,直到现在也还不算完全成熟。
他们的传统服饰是这样的:
这种服装类型,一个是过于繁冗,穿上工作不方便,另一个是太贵了。
比如上面这些衣服,它的制作方式是这样的,普通人有几个穿得起?
因此,聪明的非洲人民急需找到更便于劳作,且更加便宜时尚的新型服饰。
诶,你可千万别小瞧非洲人民对时尚的热衷程度。
在刚果农村,有一批被叫做“萨普”的人,他们从事贫民窟中最普通的工作,一个月不过两千块薪水,每天省吃俭用地生活。
但有意思的是,他们即使什么都不买,也心甘情愿花上一个半月的工资,去买一件心仪的时尚服饰。
人手一副墨镜、锃亮的皮鞋、色彩鲜艳的西服套装、大佬手杖......而他们的这种行为,也带动了很多非洲国家人们对于时尚的向往。
当然,在大多数人眼里,“萨普”未免有些失去理智。毕竟,非洲大部分国家的人均GDP不到5000美元,每个人每天创造的产出还不到15美元,要想花大价钱买新衣服是不太现实的。
所以,他们不得不想出一个既能省钱、又能买“新”衣服的方式——去二手市场淘货。
非洲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二手市场,东非最大的二手服装市场在肯尼亚,叫吉康巴。
市场的火爆程度就像下面这样,每一个摊子前都被围的水泄不通。
在肯尼亚,几乎所有城市与乡镇,都有专门用来交易二手服装的专业市场。
据统计,这个国家每年进口的二手服装、鞋子和配饰,达到了惊人的10万吨。
不仅如此,在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的边境地带,也存在些二手走私市场。
尼日利亚的“kafa ulaya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