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2岁巴菲特发言透露震撼信息?马光远解析丨新闻今日谈

时间:2023-05-23 10:14:56 | 作者:娱乐前沿网 | 点击: 95 次

  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5月6日举行,在这场一年一度的“投资界春晚”上,即将年满93岁的巴菲特和其搭档99岁的芒格,进行了长达五个半小时的问答环节,回答了投资者近50个问题。

  这次大会召开的宏观背景颇不平静:美国银行业动荡不安,债务上限谈判僵持,经济徘徊于衰退的危险边缘,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温,人工智能正带来重大的机遇和风险。

  谈及中美关系,芒格表示,当前中美经济关系之间存在紧张局势,但美国应该做的是跟中国搞好关系。中美进行自由贸易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,可以给美国带去更多的安全性和创意。

  在谈到货币流动性时,巴菲特表示,并不担心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,“虽然这些数字很大,但相信现金不是垃圾”。巴菲特在回答提问时称,硅谷发生存款银行危机十分惨痛。芒格进一步指出,越来越多的美国银行做得像投资银行,自己对于这种现状非常地不舒服,“这种环境是有毒的”。

  这次股东大会似乎引得了更多关注,有何特殊之处?巴菲特和芒格对全球经济做了哪些评估?释放了怎样的信号?本文摘编自经济学家马光远先生在《新闻今日谈》节目的分析点评——

  最大的特殊之处就是全球的疫情基本结束了,疫情结束以后,世界会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差?大家充满了焦虑,特别是我们看到,世界并不像大家想象的,疫情结束后一切回归常态,而是变得更加不确定。

  全球目前处在一个各种不确定不断叠加的周期,这种叠加又带来更大的不确定。所以作为投资界的“神”,大家期盼他(巴菲特)能带来一些更加确定的东西,就好像一个人在某种恐惧下要找到一些依赖一样。

  巴菲特在开场白中就称,过去几个月公司经历了很多的波动,这可能是二战以来最糟糕的情况。他同时也说到,对于明天跟未来并没有一个非常肯定的态度。您如何来解读他的开场白?他是否在暗示对于美国甚至世界经济的未来都持悲观的态度?

  我觉得可能他从来没有这么悲观过,因为他从来是一个乐观主义者,回顾过去10多年,比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,巴菲特都是很乐观的,他对全球经济、对全球化、对中美关系、对人类科技等等,应该说很少这么悲观。我觉得他的这种悲观绝对不是无中生有,而是基于现实,可能现在是在他90多年生涯里看到的最难确定的情况。

  我过去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,但是面对今年这样的情况,特别是中美之间的博弈,美国一些非常极端的行为,在科技领域、在一些需要全球合作的问题上,现在根本没有合作精神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,全球的大国第一时间团结起来应对那场危机,这种精神我们看不到了。

  从人类大历史的角度来看,这场疫情似乎在改变一些东西,过去我们达成共识的东西,大家维护的一些东西,那些过去我们费了很大精力建立起来的全球化的共识、市场的共识、全球合作的共识,现在都在被拆掉。

  所以我觉得,对于巴菲特来说,他可能确实看不懂了,因为这个时代可能已经不属于他了。他为什么在今年第一季度大量抛股票,而且很少买,我认为他是正确的,因为的确看不准确。他们两位看惯了多少世事变迁,看惯了多少全球危机,现在看不懂了。对普通人来说也是这样,很多人现在内心是焦虑不安的。所以,我认为他说了一句实话,而且现实可能比他的话还要糟糕。

  当前全球多个国家都面临通货膨胀的问题。巴菲特表示,通胀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,盲目地去大量印钞是很疯狂的行为,不应该再继续下去。如果通胀问题不解决,您觉得可能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?

  我觉得通胀不是最重要的,通胀绝对不是全球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,而且通胀真的在回落。我甚至认为,哪怕没有美联储的暴力加息,美国的通胀也会回落。

  因为过去一年多通胀的原因比较简单,一个是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断裂,再一个是地缘冲突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,也包括一些人为的“脱钩”行为的推动,当然还有印钞。这些行为今天都在停止,供应链也在修复,地缘冲突导致的物价上涨的情况也在恢复,全球贸易也在慢慢回归到疫情前,所以我认为通胀慢慢会回落。